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休闲 > 手工校本课程实施方案 正文

手工校本课程实施方案

时间:2024-05-08 15:47:31 来源:网络整理 编辑:休闲

核心提示

校本课程之手工制作实施方案一、课程名称:手工制作二、授课对象:五年级学生三、课程类型:艺术修养类。四、授课时间:一学期(按30课时计划),周二、周四校本时间进行。五、指导教师刘媛媛高丽六、本课程总目标

手工校本课程实施方案

校本课程之手工制作实施方案

一、手工实施课程名称:手工制作

二、校本授课对象:五年级学生

三、课程课程类型:艺术修养类。手工实施

四、校本授课时间:一学期(按30课时计划),课程周

二、手工实施周四校本时间进行。校本

五、课程指导教师

刘媛媛

高丽

六、手工实施本课程总目标:

折纸、校本剪纸、课程绒线编织是手工实施一门综合艺术。它在增强学生的校本审美情趣时又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从而心灵手巧。课程同时,丰富学生课余生活和陶冶了他们的情操,让他们在活动中激发自信心和成就感。

折纸、剪纸、绒线编织是一门讲究手眼协调的技能,有助于开发大脑智能,培养学生的广泛兴趣和动手能力,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容易获得成功的体验。同时,也让学生掌握了一门生活技能,符合学校“快乐生活”校本课程的要求。 因此,开设这一校本课程,通过一系列手工折编活动,培养他们的耐心、细心的学习品质,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创造力,从而使他们更加热爱生活,在生活中发现美、创造美,用自己的双手编织美好的希望。手工制作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它闪烁着人类思维的光芒。它是利用身边材料的不同之地、性能、。采用捆、扎、粘、折、叠、卷、翻、插等手法,表现出各种物体栩栩如生的空间形象。手工制作充溢着人的创造力、也充溢着一种天真浪漫的、玲珑纤巧的童趣,能起到陶冶情操、愉悦身心的作用。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动手能力 ,希望通过一学期得手工制作的教学,使学生知道手工制作是我国的一种创造性艺术,并掌握一些简单的手工制作的方法,从而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活动目标:

1.通过折纸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生活自理能力。 多了解一些关于手工制作的知识,认识手工制作在生活中的主要作用,为以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懂得如何创造性的去美化自然、美化生活。

2.通过折纸、增强审美能力,陶冶学生的情操。 多动手,使想像力、发散思维和创造热情得到迅速提高。

3.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品质和手工劳动习惯。 养成耐心细致的学习习惯和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4.激发学生对美好生活的热爱,丰富学生课余生活,感受生活的美。 开拓艺术视野,陶冶艺术情操,让知识启迪智慧,使生活更多姿多彩,让课堂成为展示自我个性的舞台。

5、通过成果展示培养学生的成就感。

七、本课程考核评价简述:

通过手工制作的教学,学生能制出10种以上的创造性的作品。并创作出简单的完整构图作品。

1、因人而异,不管是谁,不管作品的质量如何,只要参与学习就能得到肯定与表扬。

2、评价标准侧重于创造性与个性:内容是否有情趣、是否显示出对周围事物的留意与好奇、是否有一定的想象和个性成分。

3、允许大家反复尝试,作业讲评后修改,获得成功。

具体操作:

学生们通过学习,掌握折纸、剪纸、编织技巧,从学习折纸、剪纸、编织的基本功,到会折纸,获得成功的体验,同时也能掌握一门生活技能,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合作能力,并激发学生热爱美好生活。

(1)教师简述折纸艺术及用途;展示材料及必备材料;传授折纸、基本方法。

(2) 讲解折纸的方法;学生训练折纸的方法。

(3)学生收集有关材料。 展示作品:

1、学生根据自己的画讲讲构思及画中图例,以上述标准衡量自己,让学生学会省促进发展。

2、教师选择技法、形象感、创意各有千秋的作业,让学生先评价对方的作品,将个人的审美与认知表现出来,教师在一旁因势利导:你认为他好为好?你认为他有没有创意……

3、将同学的作品都展示在黑板上,优劣比较,一目了然,让全体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习优点。同时,将不理想的作品让学生修改,力求完美。完美作品展于教室墙壁,装饰班级文化。

活动评比:

(1)过程评价与产品打分相结合。

(2)教师评分与学生互评相结合。

(3)情感态度与协作精神相结合。

宁安市三陵学校 田丰然

主讲教师: 三陵学校 田丰然 教材类型: 技术技能类 课时安排: 每周一课时

适用对象: 中学七—九年级学生 开发依据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给了每个教师和学生新的体验,体育课程中在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并把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作为学校体育的根本目的、激发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一个学生受益作为新课程的要实现的重要任务。

作为美术课的延伸与辅助的校本手工制作剪纸课程,是根据我校的教学实际,通过教编、整合、补充、拓展、对原有的教材的消化与加工、较之更能培养个体差异学生的兴趣与特长,充分挖掘我校学生在美术特长方面的潜力,为以后的专业训练打下良好的基础,并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确保学生的终身审美目标的实现。综上所述,剪纸的根本课程主要特点如下: 开发背景

我们之所以选择剪纸作为校本课程开发研究的内容,是出于以下几点的考虑:

1、剪纸是我国一种具有特色的民间艺术奇葩,是最具群众性的、大众艺术形式之一,与民族民俗的关系密切。我校是一所农村中学,剪纸是当地乡民的一种风俗。乡民逢年过节或喜庆活动,都要在墙上和窗前贴上纸花,或大红“喜”、“福”等。小学生都十分喜爱剪纸,加上剪纸工具简单,材料易找,为此剪纸成为学生们感兴趣的活动。

2、剪纸是一项手脑并用的实践活动,具有单纯、明快、朴实、富有装饰性的艺术风格和夸张变形、大胆的构图、简练生动的艺术造型特点。学习剪纸不仅能锻炼学生双手的灵活性和协调性,培养学生的耐心和细心,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对剪纸这一民间艺术的认识和理解力,了解民俗风情、熟悉生活;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能力,陶冶情操。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孩子的智慧在他们的手指尖上”。

3、学校开展了“剪纸兴趣小组活动”,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学校形成了一定的剪纸氛围,剪纸活动受到学生的欢迎和家长的认同。

4、学校在初级阶段开展的剪纸兴趣小组活动,发现一些问题。首先,“兴趣小组活动”侧重于学生模仿操作,少创作性作品,不能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和创造性。如何进一步地挖掘学生的潜能、发挥学生的创造性,成了我们必须研究解决的问题。其次,兴趣小组活动缺乏必要的系统性,教学安排缺乏整体的计划,活动比较随意。学生不能有效地展开学习,获得完整的知识与技能,不能得到比较完满的情感熏陶。为此,我们有必要对剪纸活动进行教学内容的系统编排。再次,兴趣小组活动作为一种课外活动,组织形式上的松散,也难以得到课时上的充分保证。小学剪纸活动课程的开发,纠正了剪纸活动在这方面的不足。

二、设计剪纸课程目标:

剪纸是以传统民间剪纸艺术与中学美术教育的整合为切入点,拓宽传统剪纸审美文化和表现内容,构建适合学生的剪纸活动体系。通过剪纸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文化的传承与交流,开发学生非智力因素,陶冶情操,提高审美能力,促进学生个性的和谐发展。它是指以综合活动课程的方式组织,以活动课程理论指导开展小学剪纸教学。它以学生学习兴趣和内在需要为基础,强调剪纸教学过程中学生自主参与,以主动探索、变革、改造活动对象为特征,以实现学生主体能力综合发展为目的的主体实践活动。

我们开发剪纸活动课程需要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临摹期:重技能,轻知识;第二阶段为萌芽期:从临摹转向创作,主要分根据剪纸艺术本身的层次性以及学生心理发展阶段,可设立剪纸初级班和高级班。初级班要求能掌握剪纸艺术的相关知识和基本技法,能够“临作”。高级班则在此基础上,能够“创作”;第三阶段为成长期:既重视剪纸的基本知识与技能,又重视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创新意识。我们进行了研究,进一步发展剪纸校本课程。

开设剪纸活动课,把“剪纸”引入课堂。

以往剪纸兴趣小组活动明显缺乏必要的系统性,教学安排缺乏整体的计划,活动比较随意。因此,学校领导和课题组成员一起对“剪纸”校本课程的可行性做了理性的分析,对剪纸活动教学进行了系统安排。首先,师资配备上:安排有一定剪纸特长的教师担任剪纸教学的实验工作进行开发剪纸活动校本课程。其次,时间安排上:由教导处专门将每周三开设为剪纸活动课,保证剪纸校本课程的实践研究。再次,对象和组织上:打破原有班级制,完成由同年级的学生按照自愿参加的原则选修剪纸活动课,形成固定的剪纸班。剪纸校本课程开发在拓宽课程范围、适应学生的个别需要和发挥教师的创新意识等方面显然有着显著的优点。 课程内容

众所周知,只有当教学内容系统的加以传授时,学生才能合乎目的地有效地展开学习,获得完整的知识,才能得到比较完满的情感熏陶,才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我们将传统民间剪纸与中学美术教育进行了整合,在中学美术教育的价值目标下追求民间剪纸艺术的精髓,吸收和借鉴民间剪纸的语言风格、造型手法和表现技法等的基础上融入学校美术教育的方法和价值目标,拓宽剪纸活动内容体系。通过对民间剪纸艺术特点,学生认知接受能力和课程本身严密的体系以及教育的价值等分析,我们对剪纸活动内容进行了系统编排,反复实验研究,在多次筛选与修改,逐步完善,最终设计了剪纸活动课程内容框架体系,即“三维一体”框架体系。“三维”指剪纸的主题性层面、剪纸知识技能层面、学生自身发展层次;“一体”指剪纸活动课程教学的指导纲要。在这个框架体系指导下,我们设计了不同阶段的剪纸活动内容体系,让学生亲近自然、体验生活、认识自我、了解周围世界,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探索灵活多样,富有实效的剪纸教学方法

民间传授剪纸技艺让初学者剪熏样(类似复印),强调由临摹起步,先描后画再剪刻的技法,与我们所提倡的剪纸活动教学不太适宜。中学剪纸活动课程教学力求改变单一的剪纸学科知识体系,构建活动课程的思路方法,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体现活动教育的价值取向是情感→能力→知识。剪纸教学方法归纳为三种基本类型:教师主导型教学方法、师生互动型教学方法、学生自主型教学方法。

1、教师主导型教学方法

主要指由教师向学生传授教学内容的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法、演示法、呈现法等。如讲授法(其结构是讲解----释疑):教师向学生系统地描述剪纸史的发展,分析优秀的剪纸作品,介绍剪纸艺术家的生平,通过教师强有力的情绪作用使学生获得深切感受。教师还可以对一些学生存在的知识问题和现象进行评论和分析,如讲解作业,课堂小结等。

2、师生互动型教学方法

主要指借助师生对话与活动,共同思考、共同操作、共同解决问题,痛痛快快获得知识和技能的教学方法,但必须在学生掌握了一定的基础知识并具备一定的判断分析能力下,或具备一定的基本技能和相应的操作能力下方可运用,采用写生法、情境法、参观法等互动型教学方法。如情境法(其结构是创设----激发----想象):剪纸教学时,一段录像可将学生带入民俗活动中,一幅剪纸向学生描绘了一段生动的民俗文化故事,都能唤起学生无限的想象„„

3、学生自主型教学方法 剪纸教学可以通过协作法让学生接受教育,如在创作一幅剪纸作品时,可以让学生运用自身原有的知识与能力创造性自己确定表现主题,根据主题选择素材,将图案剪纸化,学生分工协作,完成作品。让协作学习培养学生合作精神,提升学习效率与学习动机,掌握剪纸知识和技能。

课程的评价

评价是剪纸教学的重要环节。通过评价,学校验证剪纸活动课程实施的可行性、有效性及教育价值;教师掌握剪纸活动教学计划和目标的实现情况,作为改进教学的依据;学生在及时了解自己的能力和水平,认识自我,促进学习。在这一阶段的评价中,我们对剪纸刻的线条、剪纸纹样的运用、画面构图的合理、学生的创意等根据不同的活动要求进行有侧重的评价,注意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与创造能力,同时兼顾学生剪纸的基本功的实践操作。对学生剪纸作品评价,不仅要求教师重视课堂展评、作业批改而且积极创设条件,加强课外展评和比赛。如我们在学校文化建设中开设一个剪纸长廊,定期在校园橱窗里登出学生的优秀的剪纸作品;在走廊上悬挂学生的剪纸作品,使校园里的一面面的墙壁“说话”。每学年我们还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剪纸活动,如组织学生参与社区剪纸文化宣传,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剪纸交流、展示的舞台。这么一来,即显示学生的剪纸才能,给学生作品进行肯定的激励性的评价,使学生对剪纸学习产生更浓的学习兴趣,满足了学生体验成果的快乐。

附---《剪纸》教学设计

三陵学校 田丰然

活动目标:

1.通过对剪纸艺术的研究,使学生了解并掌握剪纸的有关知识和技能,获得亲身参与实践的积极体验和丰富体验。

2.学生能通过查阅图书、上网查询等收集剪纸资料,分析和处理资料,并以不同的形式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

3.学生在小组合作研究中提高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协作能力和交往能力。养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剪纸。

1.谈话导入:同学们,中国剪纸是民间美术中最具民族特色的艺术形式,一张普通的红纸,在民间艺人的刀剪之下,几经盘转,倾刻间就可以创造一个充满活力的剪纸世界。几千年来,剪纸以其独特的表现力,与人民生活结下了不解之缘,在民族艺术史上,谱写着无声的乐章。

2.学生参观教师布置的“剪纸知识介绍”和剪纸作品。

(放古典音乐,学生参观)(创设情景,激活学生原有的知识储备,提供研究范围,激发出学生研究剪纸艺术的浓厚兴趣。)

二、建立学习小组,制定研究方案。

1.想想议议,确立研究专题。

(1)你了解了剪纸的哪些知识?对什么方面最感兴趣?

(2)你准备确立什么研究专题进行深入研究?

2.学生自由组合,建立学习小组。

3.各课题组商讨各自的课题方案。

学生从研究方法、研究目标、研究过程,聘请合作教师、成果展示等方面展开讨论,制定出各自专题的研究方案。

4.交流课题研究方案。

(学生积极思考研究专题,自由参加课题小组,自主制定活动方案,这一切,都尊重学生的个人意愿,呵护学生的兴趣爱好,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三、开放时空,自由研究。

1.教师把学生引入开放的学习情景。

“图书阅览区”准备了许多剪纸的书刊,“上网浏览区”提供了更快捷方便的获取剪纸信息的条件;“剪纸操作区”中摆放大量图案、工具、材料等供学生自由创作,合作探究。

2.各小组通过翻阅书刊,上网浏览、观看VCD等方式,收集相关资料。

3.以小组为单位,学生对信息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并以剪纸作品、手抄报、制作网页等多种方式表达课题研究成果。

(这一环节的设计,使学生初步形成合作与分享的意识和认真实践、努力钻研的态度,培养了学生自主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四、参观展览,交流分享。

1. 学生以展版的形式展示专题研究成果,布置“剪纸艺术展”。

2.学生走下座位,参观“剪纸艺术展”。相互交流资料的内容、来源,介绍作品的意境和制作过程,畅谈研究实践中的感受、体会。

3.参观后,学生认真反思,谈学习收获及困惑,对他人的活动提出建议。

(学生通过交流、研讨与同学们分享成果,这是研究性学习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学生在参观和交流中,培养了合作、交流、分享的良好态度和能力。)

五、拓宽延伸,畅谈设想。

1.为了让更多的人来了解剪 纸艺术,欣赏剪纸作品,分享大家的研究成果,我们的“剪纸艺术 展”可以面向学校其他班级,面向社会开放,为此,你做些什么?(学生畅谈设想)

2.课后,同学们可以分工合作,积极筹备,使“剪纸艺术展”获得圆满成功。

(这一环节,既激发了学生勇于创新的热情,又促使学生进一步参与社会实践,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可以得到更大的提高。) 评析:

综合实践活动是一种综合的实践性课程,本设计以研究性学习为核心主题,兼顾其它领域实现了有机的整合,可谓整合的一个范例。开放时空,合作研究,学生在实践操作型的探究学习中感受和体验着“剪纸”这一民间艺术的非凡勉励,知能和情意的培养,过程和方法的感悟,则全在其中了。

附---浅谈美术教学反思

三陵学校 田丰然

美术教学特别重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教师要积极为学生创设有利于激发创新精神的学习环境,通过思考、讨论、对话等一系列的活动,引导学生在美术创作活动中,创造性地运用美术语言;教师应鼓励学生在欣赏活动中,开展探究性的学习,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

1.美术学习应当从单纯的技能、技巧学习层面提高到美术文化学习的层面。美术教学要创设一定的文化情境,增加文化含量, 使学生通过美术学习,加深对文化和历史的认识,加深对艺术的社会作用的认识,树立正确的文化价值观,涵养人文精神。

2.加强教学中师生的双边关系,既重视教师的教,也重视学生的学。要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改变教师是课堂教学的惟一主角的现象,应提倡师生间的情感交流和平等关系。

3.教师应鼓励学生进行综合性与探究性学习,加强美术与其他学科的联系, 与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 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和综合探究的能力。

4.教师应重视对学生学习方法的研究,引导学生以感受、观察、体验、表现以及收集资料等学习方法,进行自主学习与合作交流。

5.教师应以各种生动有趣的教学手段,如电影、电视、录像、范画、参观、访问、旅游,甚至故事、游戏、音乐等方式引导学生增强对形象的感受能力与想像能力, 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6. 教师应尽可能尝试计算机和网络美术教学, 引导学生利用计算机设计、制作出生动的美术作品;鼓励学生利用国际互联网资源,检索丰富的美术信息,开阔视野, 展示他们的美术作品,进行交流。

手工制作班本课程教学计划

一、教学目标

手工方课程的开设是对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伸,与课堂教学相比更具灵活性、可塑性,因而学生非常乐意参加。本学期开设的手工制作课程为一部分有特长爱好的学生提供一个展示个性才艺的机会和空间,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习惯和观察能力,发展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学生的生活能力及社会适应能力。同时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创作的乐趣。

二、手工制作课程教学的基本原则:

本次安排的手工制作课是学校自行决定、自主开发的课程,开发主体是学校领导、相应教师及有这方面兴趣的学生。因此,手工校本课程教学坚持遵循以下原则:

1、开放性:在资源方面,要充分利用一切可利用的资源,包括学校、家庭、社区等;在主体方面充分调动校长、教师和家长参与的积极性,共同进行课程建设。

2、科学性:教材编排的难易程度符合学生的发展;作品的制作科学、有条理。

3、实践性 :知识面宽,内容丰富 ,指导学生之前,手工课教师都要先体验制作;课堂上并指导学生一起参与实践制作。

4、综合性:尽量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综合性的内容,适应学生的各种兴趣及需要,逐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教学措施:

1、注意积累相关校本课程资料,为学校新课程改革积累经验。

2、充分收集、挖掘本地的各种资源,促进校本教材开发实验。

四、活动内容

1、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平面剪贴和立体手工制作

2、卡纸和生活中的废旧物品均可作为创作材料

3、给学生自己创作作品的时间和空间。

4、欣赏优秀手工作品,开拓学生眼界。

五、活动要求

1、组织学生按时参加活动,并保持室内清洁。

2、每周

二、三下午第八节课开始活动,小组成员必须准时到达八一班教室。

3、小组成员应严格遵守纪律,不准在教室大声喧哗。

4、每次老师布置的作业,学生都应按时完成并及时点评。

5、爱护教室内的设施和用品。

第一课

折纸——千纸鹤(共2课时)

第一课时

讲解步骤

教学目标

1. 认识中国民间纸艺,了解折纸艺术; 2. 掌握千纸鹤的制作方法;

3. 加强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活动过程与指导

1. 导入阶段:

师:看一看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什么?(展示之前折好的千纸鹤,并拉动千纸鹤的尾巴,千纸鹤的翅膀会动)你知道它有什么美好寓意吗?

师:千纸鹤寄托了人们不同的美好愿望和祝福,传说把愿望或者祝福折进纸鹤里,折够一千只,愿望或者祝福就会实现。今天我就来教大家怎样折千纸鹤,在以后的节日里,大家就可以用折纸鹤的方式来表达你们对别人的祝福了。

2. 准备工具 正方形彩纸 3. 讲解步骤

第一步:将正方形彩纸对边折,折成两个长方形,再将长方形的一个角向前折,另一个角向后折,然后将折成的三角形从中间向外拉开,变成双正方形。(边讲解边演示)

第二步:将双正方形的开口部分的四条边向里压进去一般,使双正方形变成双菱形。(边讲解边演示)

第三步:现在请大家自主探究一下,看双菱形如何变成千纸鹤,试试看自己能不能探究出接下来的步骤。(探究时间三分钟)当学生探究结束后,教师引导学生折好千纸鹤(完成后,向下弯折翅膀,整理好纸鹤的外形)折好的同学可以帮助未折好的同学。

第四步:用自己的笔为千纸鹤画上眼睛。

第五步:拉动折好的纸鹤的尾巴,看看纸鹤的翅膀能不能动。

第二课时

学生实践

1.准备折纸工具:正方形的彩纸 2.学生实践,教师巡视并指导 3.欣赏小结:展示并评价学生作品

第二课

折纸——皮卡丘(共2课时)

第一课时

讲解步骤

教学目标

1.掌握皮卡丘的折纸方法 2.培养学生耐心、认真的学习态度

3.加强实践活动,培养合作精神,培养学生对折纸的兴趣

活动过程与指导

1.导入阶段:

师:大家有没有看过动画片《宠物小精灵》啊?那你们都知道皮卡丘吧?相信看过《宠物小精灵》的同学们都会喜欢可爱的皮卡丘,那么,如何自己制作皮卡丘呢?今天,我就来教大家用一张纸变出一只可爱皮卡丘。

2.作品展示

教师将之前已经完成的皮卡丘展示给学生看,引起学生学习皮卡丘折纸的兴趣。

3.准备工具

黄色正方形彩纸、黑色彩笔、红色彩笔 4.讲解步骤

第一步:将黄色的正方形纸沿一条对角线对折,形成一个等腰直角三角形,再沿等腰直角三角形的高对折,形成一个小的等腰直角三角形,然后展开;

第二步:在有折痕的正方形彩纸的中间,按比例画好皮卡丘的脸,眼睛和嘴巴用黑色笔画,用红色笔画脸蛋,将正方形上边的两个角画两个黑色三角形(皮卡丘的耳朵);

第三步:将展开的正方形上下对折,沿中线压折成三角形。 第四步:将三角形的两脚向上压折,反面步骤相同;

第五步:将上面的两脚压折,塞入两侧的缝隙当中,反面折出折痕;

第六步:将折好的皮卡丘吹起来,可爱的皮卡丘就完成了。

第二课时

学生实践

1.准备折纸工具:黄色的正方形彩纸、红色彩笔、黑色彩笔 2.学生实践,教师巡视并指导 3.欣赏小结:展示并评价学生作品

第三课

折纸——青蛙(共2课时)

第一课时

讲解步骤

教学目标

1、初步掌握折纸的基本技能,进一步体会手的作用;

2、培养学生爱动手、爱动脑的习惯。 教学重点和难点:

以手为基本工具学习折小青蛙。 准备工具:

卡纸、彩笔

活动过程与指导

一、导入:

师:同学们,老师说个字谜让你们猜猜:有种小动物,爱穿绿衣裳,喜欢呱呱呱,帮忙捉害虫。是什么呢? 生回答:青蛙

师:你们真聪明。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折小青蛙。(教师出示纸青蛙)

二、讲解步骤 师示范,生跟学:

1、用正方形纸折出双三角;

2、两边的角对折,压出折痕 ;

3、两边的角的斜边对着中间的折痕折;

4、翻过来,把下边的两个小角向左右两边斜着折一下,折出小青蛙的后腿;

5、两边的角向上对着中间折痕折;

6、两边的角对着下边的斜边折一次;

7、两边的角对着上边的斜边折一次,这是小青蛙的前肢

8、翻过来,画上眼睛,完成!

注:老师根据学生学做的情况,相应进行纠正,帮助。

三、自主探究:

师:同学们,下面就考考你们的动手能力了。遇到不会的步骤,可以举手提问。巡视教学,了解完成情况,请“小老师” 帮忙; 师:哪些小朋友已经会了?看来有些小朋友真聪明呀。那就请会的小朋友做“小老师”,教一教其他同学吧。

第二课时 学生实践

1.准备折纸工具:绿色的正方形彩纸、黑色彩笔 2.学生实践,教师巡视并指导 3.举行小青蛙跳远比赛

规则:1.每个合作小组推选出一只最厉害的纸青蛙 2.要求参赛青蛙跳出距离远,且不会翻过来

3.选出前三名,分别为

一、

二、三名所在的小组加上3分、 2分、1分。

3.欣赏小结:展示并评价学生作品 第四课

折纸——郁金香(共2课时)

第一课时

讲解步骤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学习折郁金香的基本步骤、方法。

能力目标:掌握制作方法,培养学生研究意识、创新意识,提高学生动手、动脑能力。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初步具有与他人合作的态度与能力,培养学生初步具有探究精神,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体验劳动的快乐。 准备工具:

卡纸

活动过程与指导

一、导入:

1.师:同学们看这是什么花,认识吗?

教师(出示配乐课件)让学生欣赏大自然中各种颜色、各种姿态的郁金香。 介绍郁金香的知识以及花语。

2.师:想不想自己动手折出漂亮的郁金香?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折纸---郁金香(板书课题)

二、讲解步骤

师示范,生跟学:

1.准备一张正方形手工纸,沿着对角线折成三角形,再对折一次成小三角形。

2.然后将手工纸展开,以中心点为中心,将四个角如图所示折起,然后再按照对角线折起。

3.折出折线还原,再对折成矩形,按照图片所示折起一个小三角,另一边也折起一个三角,四边相同,都折起。

4.然后打开,将折的三角折痕向后压,如图所示,四边按相同方法向后压。

5.合拢四边,将下面三角向上折,折出折痕。

6.然后打开,按照折痕,底部成正方形,将中间缝隙处用胶水粘合,郁金香花瓣做好了。

7.拿出一张正方形折纸,沿对角线对折,沿着一头折出三角,再沿着另一头对折,折出的图形再对折,郁金香的叶子做好了。

8.再拿出一张方形折纸做郁金香的茎。为了节省,我把折裁成两半,然后卷成茎。

9.将茎的一头用剪刀剪成两片,做成花托,涂上胶水,将郁金香花朵粘上去,再将叶子粘上去,一朵郁金香就做好了。

第二课时

学生实践

1.准备折纸工具:正方形彩纸、剪刀、胶水 2.学生实践,教师巡视并指导 3.欣赏小结:展示并评价学生作品

第五课

折纸——宝塔(共2课时)

第一课时

讲解步骤

教学目标

1.通过折纸,培养学生观察能力以及动手动脑能力。 2.培养学生绘画能力,培养学生手和脑的配合能力。 准备工具:

红,橙,黄,绿,青,蓝,紫各色卡纸、水彩笔

活动过程与指导

一、导入:

1.师:用PPT展示各种宝塔的图片,并请学生谈谈你看到这些宝塔的感受。

2.师:现在我们所见到的中国宝塔,是中印建筑艺术相结合的产物。中国的古塔建筑多种多样,从外形上看,由最早的方形发展成了六角形、八角形、圆形等多种形状。从建塔的材料分,有木塔、砖塔、石塔、等。中国宝塔的层数一般是单数,通常有五层到十三层。今天,我就来教大家用纸折出一座座宝塔。(展示已经做好的宝塔)

二、讲解步骤

师示范,生跟学:

1.将正方形的纸折出双三角形。

2.将三角形最下面的角翻折上去,与上面的角对齐,两面做同样处理。

3.将折上去的三角形打开向下压成正方形,两面做同样处理。

4.将小正方形能打开的角向上翻折,角对角,四个小正方形做同样处理。

5.已折成的形状有四页,分别两两翻转,将之前的折痕全部翻进内测。

6.分别将两边的短边向中间折,短边对齐中线。 7.重复第5步,将刚刚折出的折痕翻进内测。

8.再将中间的小三角形往外拉,形成亭子的檐,一个亭子就完成了。

9.重复做亭子的步骤,积累一定的亭子数量再将亭子层层叠加,宝塔就完成了,最后按自己的喜好为亭子画上装饰品。

第二课时

学生实践

1.准备折纸工具:正方形彩纸 2.学生实践,教师巡视并指导 3.欣赏小结:展示并评价学生作品

第六课

折纸——心形茶杯垫(共2课时)

第一课时

讲解步骤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制作“心形茶杯垫折纸”培养学生设计意识和动手能力,以及主动观察探究学习意识和能力。

2.通过本课学习,对学生进行发散思维的训练,发展学生的创造能力,提高学习兴趣,并强化学生与同学交流合作的精神。

3.用探究、合作的学习方法研究折纸心形茶杯垫的方法,鼓励学生在自己的折纸飞机上有创新。 准备工具:

至少两种颜色相搭的彩色卡纸

活动过程与指导

一、导入:

1.师:小朋友们,大家好,这一节课有我教大家折纸,在上课之前呢,有一个人给老师出了个谜语,老师想了好长时间都没想出来,你们帮老师想想好么?

2.师:出示谜题:一个锅里有三粒豆,炒呀炒,蹦出了两粒豆,掉在了锅的两边,锅里只剩下一粒豆。打一个字,老师左思右想啊,它到底是什么字呢? 生:各种答案……

3.师:出示谜底并讲解。今天我们学的这个折纸就和心有关,那就是——出示课题:心形茶杯垫。

二、讲解步骤

师示范,生跟学:

1.将正方形的纸对折成双长方形。

2.然后展开双长方形,将正方形的上下底边分别向中间折,对齐刚刚折出来的折痕。

3.翻到背面,把两个外角往里折,使本来的外边和中心线重合。 4.然后展开,以上一步折出的两个角为准,把一端向中间折,再将两个纸片往下拉,形成尖角并压平。

5.作品的另一端重复之前的步骤。

6.翻到背面,找出底边和中心线之间的中心位置,把底边向中间折并对其刚刚找出来的中心位置,两个底边做同样处理。

7.将右下角的形成的小三角形对折。

8.把尖角往下对折,使外边的上半部分与下半部分重合。 9.展开三角形的一侧,使上面一层纸的窄条折向左边,并使他与下面部分的窄条相靠,同时压平上面形成的小三角形,将多出来的尖角藏进底边。

10.剩下的三个角重复第

7、

8、9步,心形杯垫的一半就完成了。 11.再用另外一种颜色的折纸重复之前的所有步骤,完成心形杯垫的另外一半。 12.将已完成的两个作品扣在一起,心形杯垫就完成了。

第二课时

学生实践

1.准备折纸工具:正方形彩纸 2.学生实践,教师巡视并指导 3.欣赏小结:展示并评价学生作品

忠州镇第三小学校

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实施方案

为了切实推进课程改革,贯彻落实《贵州省义务教育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设置指导意见》和《贵州省教育厅关于印发贵州省义务教育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实施纲要的通知》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建立校本课程和地方课程相结合的课程体系,特制订本方案,具体内容如下:

一、课程目标:

1、充分利用当地课程资源,加强课程与地方经济、社会、学生生活的联系。

2、拓展学生的知识领域,提高学生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素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形 成良好的审美情趣。

3、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增强对地方和社会发展的责任感、使命感。

4、促进教师队伍建设,增强教师的课程意识。

5、提高课程开发与实施的能力,打造系统的校园文化,进而形成学校办学特色。

二、组织保障:

1、成立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对高中新课程实验作出正确决策和部署,在经费投入、政策支持、办学条件、制度建设、师资培训、舆论宣传等方面提供保障,对实验过程予以指导和调控。

2、成立校本课程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开发与实施具有地域特色、适应学校特点的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促进学校办学特色。

3、成立课程指导委员会,负责对各年级的课程计划形成建议并组织反馈;优化整合现有资源,开发建设新型课程资源。

4、学校有完善的教研组、备课组制度,定期交流研讨,全面落实学校各级教学任务。

三、课程设置•校本课程:

(一)开发原则:

1、实效性原则。严格执行国家的课程政策,遵循课程开发的规律。

2、互补性原则。要充分体现出对国家课程的补充作用,发挥其自身优势,使国家课程和校本课程能相互协调地发挥整体育人功能。

3、针对性原则。校本课程的开发要从我校的实际和学生的需要出发,强调有利于形成学校的特色,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和需要。

(二)开发目标:

1、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相互整合与补充,以加强课程结构的综合性与多样性。

2、通过校本课程的开发,凸现学校办学特色。

3、培养一批复合型、科研型的教师。

4、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交流、合作、探究等多种学习活动,改进学习方式,拓展学生的知识领域,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5、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修养和审美能力,陶冶情操、增进学生身心健康,使学生热爱学校生活,适应社会环境。

(三)开发的内容类别:

1、古诗经典诵读。选编部分优秀古诗词和近代优秀诗文,利用小学阶段学生记忆的黄金时期,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强化记忆,以增厚学生的文化底蕴。

2、普法礼仪读本。目前国家凸显依法治国的理念,让学生从小就了解相关的法律知识,无论是对学生的自我保护,还是培养学生将来走向社会后自觉守法、用法的意识都非常重要。同时对学生进行必要的礼仪教育,有助于规范学生的言行,培养孩子做文明学生的良好习惯。

3、抗震救灾读本。汶川大地震发生后,留给国人许多血的教训。其中之一就是在灾难来临之前,如何让人们有所察觉,了解相关的地震方面的知识就尤为重要;同时在灾难来临之时,如何让学生能够尽快逃生,尽量保护自己的生命安全更为重要。

四、课程设置•地方课程:

地方课程科目及设置

1、一至三年级开设探究活动课程,四年级开设感悟民族精神,五年级开设领略传统文化和课科学发展观课程。

2、通过积极开发地域资源,促进课程整合拓宽学生视野,反映地方文化,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母校的情感,增强学生对地方发展的使命感、责任感。

3、按照课程设置标准的要求设置课时。

五、考核评价

1、教师评价。主要形式是检查和实地听课:一是检查教师的备课是否体现校本课程和地方课程学科特点;二是实地听相关教师的课,检测课堂教学是否符合校本课程和地方课程的课堂教学模式;三是看教学效果,课堂上学生的积极性是否得到了充分调动;四看学生问卷调查,看学生对所学内容掌握得如何。从而利于教师自身专业的发展。

2、学生评价。主要是通过平时的表现和形成性检测相结合。一是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如学习态度,参与状况,过程记录等,可分为“优秀、良好、一般、较差”等形式进行记录;二是看学生学习的成果,学生成果可通过实践操作,作品鉴定,竞赛,评比,汇报演出等形式展示。三是看学生书面考试或考察结果。按照一定的比例计算出学生该课程的分值。

3、结合学生成长档案袋,为每个学生建立校本课程和地方课程的评价档案。